私房版 預告2


接續【 預告 】前文


其實,我自己吃玉靈膏已經有超過十年以上的時間了,但我從來沒有上火過。

我很喜歡吃水果,曾經連續吃榴槤、龍眼超過一個禮拜以上,沒有上火過。
每天吃的量並不少,龍眼沒有細算,但那一週是每天一顆榴槤。

我沒有天賦異稟。

事實上,前一陣子寒流,家裡開了3天的暖氣(睡覺時沒開),我就上火了。只好暖氣關了,在家穿著厚外套。

我相信「桂圓多吃會上火」,但我不認為那是‘一定會發生’的狀況。甚至我懷疑,發生在健康身體的機率也許並不高。

以這些年累積下來的實驗和身體感,我會更傾向問題在‘身體收納營養的能力不足’。
也許為了避險、也許因為不吃特定某些食物沒有危害,所以專業人士乾脆建議不要吃或少食。

確實,這是一種選擇。

但同理,我們會因為身體溼氣重就不喝水嗎?不會。因為不喝水的危害比濕氣更嚴重。

那為什麼因為身體‘虛不受補’,就不能補了?因為不補不會有眼前立即的傷害。可是長此以往呢?

要補是因為虛,卻又因為虛所以不能補,取了眼前的利益,犧牲長遠的價值,是正確的嗎?

我總覺得‘虛不受補’這句話,稍微片面了。


近代人類文明,推崇「術業有專攻」、「相信專業」。
前幾天才跟一個人聊到,也許是生來叛逆,我習慣用自己的身體去體會、驗證。
我沒有辦法只是聽別人怎麼說,就全然去信任。

「知識只存在腦袋,但親身經歷體會的卻會內化成為你的真理」
我知道,螳臂無法擋車。所以每當有人說無法吃玉靈膏時,我總是沉默。


這個私房版,其實很驚人。
它的製作工序繁雜。材料很普通,但每一樣都需要單獨特殊處理,最後才能和桂圓混合下去蒸製。
驚人的是,處理後的每一樣材料,都比桂圓更「熱」。相較之下,桂圓簡直就像秋風一樣涼爽。
但它熱,卻不燥。
能夠吸收的為「熱」。當陰乘陽,使營養(熱/陽氣)無法吸收而被外推,則為「燥」。熱和燥其實是同一件事,差別在於能否被吸收。
而它的熱像是一張弓,「大破」。
當障礙去除後,桂圓的滋補才能充分被吸收,「大立」。

所以私房版吃起來,會有一種「完整感」。沒有衝突、無違和,身體就能徐緩自然的收納所有。這是其他版本做不到的。

白話點的比較五個版本~
私房版:「開門。不開?那我把門拆了。」
清華桂版:「開門。不開?拜託~開門啦~開一點點也可以啦。」
原方/無糖版/無蔘版:「開門。不開?那我就等著。」

弔詭的是,我每年剛開始吃私房版的時候,身體感是冰冷的,寒氣會從身體裡面往四肢末梢開始蔓延,然後慢慢排出,身體才會開始溫暖起來。

也許有人疑問,既然私房版這麼好,為什麼不能長期吃?
所有的一切都是輔助,不能反客為主。

身體不足的我們才去補它,就像孩子學步,你可以攙扶,卻不該代步。
私房版很好用,但不應該長用。

我的建議是第一次可以持續吃3-6個月,然後再次評估是否需要改版。
若是身體穩定,每年冬天吃1-3個月排排當年累積的寒氣就夠了。

但有一點比較特殊,就是開過刀的人,尤其切除過的。
像我切除盲腸,身體調養的再好,每幾年也會掉入厥陰一次。只要病入厥陰,就很複雜難搞,所以我固定每年都會吃足三個月的私房版,預先斷除病根。
身體瘀滯濕堵的,私房版也可以處理得很好,而且從尿解。你會很意外身體居然累積了那麼多的「水」。


未提供相片說明。